MORE DETAIL
在飛機上偶然看到一部舊電影,竟讓我開始懷疑:在職場裡,當好人真的是對的選擇嗎?
飛來峇里島的飛機上,看了一部經典舊電影《每天上班總是累得要死》,原本只是想練一下日語聽力,沒想到意外看了一部算是小品文,卻是能讓我們深思的好片。先說結局不重要,因為飛機抵達了,我也沒能看到結局。
同情還是原則?當副店長面對兩難抉擇,你會怎麼做?
遇到這個情境,你會怎麼做?
你是位有機會升遷成店長的副店長,現任空降店長同事們都不喜歡他,而你發現一位同事負責收銀結帳時對某些顧客的商品刻意沒刷條碼結帳,你會不會舉發她呢?
不管上述答案是「會」、「不會」或「不一定」,後來你又發現這位同事是在幫助附近孤苦的老人才這麼做的,那麼會改變你舉不舉發她的決定嗎,也或者你會有一些其他的做法呢?
電影中男主角是一個擁有無敵多藍色特質的人,像是:同理心、敏銳觀察、為他人著想、心想著要怎麼做(狠)但說出的話或行為卻是(好)不一樣,無時無刻都不停地開小劇場。
我先說我會怎麼溝通,你再看看男主角的溝通方式是什麼,也相當歡迎與我分享是你會怎麼做。
當職場好人前,先想清楚:你的仁慈會帶來什麼後果?
我會告知同事我發現了這件事,目前我和另一位同事都已知道,而且店長也已經知道帳目有錯,請她自行去承認疏失並且可以想想有無補救的方式,自己很願意給予需要的協助,但如果二天後店長還是不知道這事情,因為自己也是管理工作者,我得向上告知這件事。
我會利用WAC公式這樣跟她說:
What:「店長發現這個月的貨品和帳目有很大出入,我們查了監視器,發現你在結帳時對某些顧客購買的商品刻意沒有刷條碼,因而導致店裡金額短缺。」
Ask:「期望你能自己去跟店長說出這麼做的緣由,也能先想有無任何彌補方案,需要我協助的事情,如果我可以做且做得到我會幫你。」
Check:「如果店長兩天後還是不能知道這件事,基於我的職責我只能將影片交給店長,看他要怎麼做處置,這樣可以嗎?」
電影中男主角的做法是包庇同事,並且請另一位也知道的同事先不要說,他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而男主的處理方式是「每次那位同事結帳時,就時不時蹲在一旁假借整理東西,看著她。」
男主認為透過這樣的行為,同事應該會意識到「副店長知道這件事了,所以他在監視我,也或者他在暗示我別再這樣做了。」
結局大家應該可想而知,公司原本要展一家新的店,店長人選是男主角,然而該包庇事件被同事舉發,所以他失去了這個機會,同時上頭跟他說那位店員在這之前也提出了離職。
男主問上司說:「她是因為內疚自責嗎?」
上司說:「她說是因為你每次在結帳時都一直時不時盯著她,讓她覺得渾身不自在,搞得緊張兮兮都快憂鬱了。」
原已失去升遷機會的男主,因為同事的這番離職原因,還被要求先暫時留職停薪回家去。
後面這段大傻眼吧!在職場中到底什麼是好人,好人要怎麼當?以溝通技巧來看我的作法一定不會被多數人說我是個好人,而男主的做法多數人一定會覺得他很仁慈對同事友愛。
但我認為好人不是一昧用自己的方式讓別人覺得自己好,而是先試想可能結果或後果時,會不會讓自己因而受傷,這才叫好人!因為好人是讓自己好,也不是故意要讓對方不好。
真正的好人,不是犧牲自己成全他人,而是用智慧守住原則,既幫助他人也保護自己。